寧波企業財務管理-步驟-發展-暢格供
管理步驟編輯
大多數中小企業的成本管理還處於一種傳統的注重短期利益的模式中。隨著商品經濟的國際化發展,市場范圍日益擴大,競爭日益激烈,僅僅著重於短期利益的成本管理模式,已不能適應戰略管理的需要,下面給大家介紹下成本管理的三個階段:
事先分析
預算編制。
投資可行性分析。
重大合同財務條款的評估。
事中分析
月度結帳后的成本分析報表。
各種差異分析。
事后分析
年度成本分析報告。
成本績效指標考核。
中小企業在實現差異化戰略時必須重視成本。因為創造特色經營和差異就一定會經常發生費用,例如,向用戶提供壽命更長的產品,一般需要更多、更昂貴的原材料。如果特色經營產生的利潤被其相應的成本費用所抵消,那差異化戰略就沒有實際意義,不能帶來效益。因此,中小企業在實施差異化戰略中,不應忽視自己的成本地位,要做到既能使企業產品與眾不同,又能降低成本。
理論發展
企業之間的競爭很大程度上是價格的競爭,而價格又取決于成本,甚至可以說,企業之間的競爭歸根結底是成本競爭。傳統的成本管理是適應大工業革命的出現而產生和發展的,但是,近幾年來,企業環境的巨大變化(全球競爭力增強;生產與信息技術的提高;更關注于顧客;新的管理團體形式;企業的社會政 治和文化環境的改變)已導致了成本管理實務的顯著調整。
(1)成本管理理論的空間范圍:由制造成本到社會產品生命周期成本
據國外一家權威機構對其所選的高新企業的統計表明,產品的研發、制造、管理,銷售和售后服務成本的比重如下:研發成本占55%、制造成本占16%、管理成本占8%、銷售成本占15%、售后服務成本占6%,在這樣的成本結構下,傳統的成本核算和管理已不能傳送準確合理的成本信息,而成本信息是企業有效管理所需的關鍵信息。因此,為達到成本管理的目標,成本內涵的拓展就必然成為當代成本管理的顯著特征,也就是說,成本管理的空間范圍由制造成本拓展到了社會產品生命周期成本。
(2)成本管理理論視野:由日常經營管理到戰略成本管理
戰略成本管理是通過戰略性成本信息的提供與分析利用,以促進企業競爭優勢的形成和成本持續降低環境的建立,是傳統成本管理對競爭環境變化所作出的一種適應性變革,是當代成本管理發展的必然趨勢。甚至可以說,現代成本管理體系以戰略成本管理為理念指導,以價值鏈分析為基礎,以作業成本法和成本企畫為方法論指導,以全方面質量管理為提高顧客價值的目標與保障的一個成本系統工程。
(3)成本管理理論的控制環節:從下游延伸至上游
被譽為現代成本管理理論的兩朵奇葩的作業成本管理與成本企畫,從中游和上游對成本實施“改善控制”與“革新控制”,與傳統的從下游入手對成本進行“維持控制”形成鮮明對比。作業成本管理通過盡可能消除“不增值作業”,改進“增值作業”,優化“作業鏈”和“價值鏈”,達到最終增加“顧客價值”和“企業價值”的目的。作業成本管理是企業成本管理領域一項革命性變革。“成本企畫”是日本人倡導的一種有助于達成高品質、多功能、低成本的成本管理方法,旨在企業策劃、開發產品時,設定符合顧客需求的品質、價格、信賴性及交貨期等目標,并通過從上流到下 流的所有過程,同時實現那些目標的綜合效益?!?
(4)成本管理理論導向:由“生產導向型”向“市場導向型”轉變
成本節省是力求在工作現場不徒耗無謂的成本和改進工作方式以節約本將發生的成本支出,它表現為“成本維持”和“成本改善”兩種執行形式,是成本降低的一種初級形態。而成本避免的基本思想是立足預防,從管理的源流來挖掘成本降低潛力,屬于成本降低的高級形態?!傲慊A算”這樣的成本避免只是局限于單一價值管理的思路,美國的“成本設計”與日本的“成本企畫”模式則在成本避免上走出了獨特的一步?,F代成本避免的實質是“成本革新”。進而形成針對產品全生命周期業務過程以成本節省和成本避免這兩種基本思想,綜合工程方法、團體措施和會計計量的多樣化手段實施成本控制的廣義成本控制思想.
(5)成本管理理論的成本降低形態,由成本節省到成本避免
成本節省是力求在工作現場不徒耗無謂的成本和改進工作方式以節約本將發生的成本支出,它表現為“成本維持”和“成本改善”兩種執行形式,是成本降低的一種初級形態。而成本避免的基本思想是立足預防,從管理的源流來挖掘成本降低潛力,屬于成本降低的高級形態。“零基預算”這樣的成本避免只是局限于單一價值管理的思路,美國的“成本設計”與日本的“成本企畫”模式則在成本避免上走出了獨特的一步?,F代成本避免的實質是“成本革新”。進而形成針對產品全生命周期業務過程以成本節省和成本避免這兩種基本思想,綜合工程方法、團體措施和會計計量的多樣化手段實施成本控制的廣義成本控制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