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互聯網迅速發展對別墅設計知名公司有哪些影響 百年祥業供
互聯網發展迅速慢慢對整個裝飾設計規范越來越嚴格,裝飾設計模式對施工工藝尤為嚴格,人們從而線下到線上去了解家的裝修風格,利用人工智能和VI技術模擬更真實的體驗。那么,互聯網家裝行業發展對別墅設計知名公司裝飾設計有哪些影響?
其一,是互聯網家裝行業過低的滲透率。
從行業利好方面來看,“全裝修”的推行與租賃市場政策紅利,給家裝行業帶來全新發展領域;從消費者方面看,隨著80、90后逐漸成為消費主力軍,購房租房領域也逐漸成為他們的新戰場,消費方式大大改變,對互聯網家裝接受程度更高。
從市場需求和技術方面看,由于國內房地產持續“發光發熱”,大量住房庫存和持續增長的二手房交易量,為互聯網家裝提供了市場增量。與此同時,VR、云設計等技術開始向二三四線城市發展,互聯網家裝引入的EPR、EAP等系統,大大提高了行業效率。以上種種加上為市場需求提供經濟基礎的,不斷增長的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互聯網家裝市場前景廣闊。公開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互聯網家裝市場規模達4185.4億元,同比增長34.9%,預計2019年將超過5000億元。然而,黃金市場美夢的背后卻是超低滲透率的骨感現實。億邦動力發布的《2018年家居健康消費白皮書》顯示,2018年互聯網家裝在行業中的滲透率不到6%,僅僅是網約車、在線旅行等行業的三分之一左右。如此一來,互聯網家裝即便有著“高客單價”的優勢,也因過低的滲透率而阻礙了前進步伐。
其二,是產品、服務等方面的“臟亂差”問題。
消費者對“質感”的要求與日俱增,然國內互聯網家裝企業在產品、服務等方面仍有諸多問題,無法滿足用戶要求。這是由多種因素導致的,首當其沖的就是行業本身的固有局限。家裝消費行為不是高頻發生的,一旦發生都是“高要求、長周期”。而互聯網家裝以“全透明”區分于傳統家裝模式,雖然吸引了大量用戶但企業也沒了贏利點。
其次,是落地施工方面的問題。一個是行業至今無統一標準,服務質量更多的還是依賴設計師、施工團隊的能力,而市面上的施工團隊多是半路出家,無資質、無證件,因此后續環節中質量問題頻頻發生,用戶體驗極差;另一個是行業監管服務仍舊處于缺失狀態,互聯網家裝平臺、企業無監管,用戶投訴無門,二者形成惡性循環。
最后,是供應鏈整合程度的問題。在供應商方面,由于家裝產品的門檻低,供應商與企業的合作前提都是“量大”。同時,由于家裝產品種類繁多,企業沒有一定實力難以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存活。二者結合起來,若是企業的獲客量有限,那么其引以為傲的“全透明”則很難維持,因此建設整合良好的供應鏈十分重要。
老天厚愛房地產企業
對于高喊“活下去”的房地產企業們來說,轉型發展是“救命良藥”。從提供商業服務、孩童教育、養老設施,到增設家裝服務、可租賃公寓,房地產企業可謂是大舉進攻。在家裝方面,房地產企業本身就客源豐富,通過批量團裝、集中操作的方式,提高效率的同時降低成本,可謂是“老天厚愛”。
如碧桂園、綠地、恒大等,都在家裝領域落下棋子:萬科與鏈家合作成立萬鏈,迅速入駐全國各大城市;碧桂園旗下的橙家,更是有著“再造一個碧桂園”的目標;至于恒大,則是通過與知名家居企業合作,大力推廣“拎包入住”的精裝房。并且,隨著“拎包入住”理念的推廣,更為房地產企業入局家裝領域增加了理由。但筆者認為,房地產企業目前對家裝領域的布局更多的是進行資源整合,雖然有相當一部分用戶會選擇二次裝修,但這部分用戶必定對產品、設計有著高要求、高標準。由此得出,在房地產商這一上游企業擠壓下,還能堅持下去的家裝企業,必定有一定實力、技術。
冰火交融,互聯網家裝須“虛實”結合
家裝行業多方博弈,你一把火,我一把火,燒的不亦樂乎。雖然加速了行業的“解凍”過程,但也淘汰了不少企業,比如說去年3月多家公司都“不見人影”的蘋果裝飾,去年11月進入清算程序的優居客,至今仍有大量消費者權益未得到保護。此外,有公開數據統計,互聯網家裝行業在過去的三年里倒閉企業數過百。它們的落敗將互聯網家裝美好的外表戳破,顯露出行業一直以來的“低價為噱頭,低質量為常態”的弊病。行業的冰火兩面交融愈加深入,整體升級不斷,企業們面臨的挑戰也愈來愈多,此曲難終。
百年祥業建筑裝飾(深圳)有限公司緊跟時代的變化,利用互聯網技術,牢牢為每一個業主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