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真不是您需要的服務?
目前企業對ISO認證的需求大多數來源于企業自身招投標的需要,這也是很多企業決定花錢辦證甚至愿意加急辦證的原因,中標后企業注意力很少放在證書上,第二年在沒有標的情況下就不申請進行監督審核(年審)了,因為不做監審短期能會節省一些錢,很多企業依然搞不明白做ISO體系認證為什么還會有監審費用一事。
一、企業做ISO體系認證為什么會有監審費用
監督審核是指認證機構對證書持有者在證書有效期內每年至少進行一次的現場例行審核,目的是檢測體系的運行情況,驗證并確認其體系繼續保持的資格和有效性。
但通過認證并不代表之后就可以不監督,ISO體系認證監督根據國家認證認可的相關規定。在證書的三年有效期內,企業需要進行兩次監督審核。當然,對于監審的費用不同的認證機構收費可能會有差別,企業在初次進行ISO體系認證時與第三方認證機構約定監審費用。
二、不進行監督審核有什么危害?
從經濟方面來看,企業對ISO認證證書的需求主要來源于企業自身招投標的需要,于是在第二年沒有標的情況下或其他原因就不申請監審了,這樣做看起來是企業節省了一筆錢,但是等到突然客戶要檢查證書或是投標要用到ISO證書時,企業就著急了。
認監委有相關的規定,對于到期不進行監督審核的企業,認證機構可以將證書暫停,暫停滿三個月就只能撤銷證書了,如果證書被撤銷,自做出撤銷證書決定之日起,一年內其它認證機構都不得對同一企業做出發放認證證書的決定!而且初審的費用比監審要高很多。從體系運行方面來看,不是為了證書而去認證,而是企業為了把體系建立起來的一種手段,需要讓體系運行進入到企業中去改善出現的問題,不斷讓企業在體系中慢慢發展壯大,這才是認證的基本目的。同時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沒有進行監督審核,說明企業體系沒有認真推行。如果您有企業認證方面的問題,歡迎咨詢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