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真不是您需要的服務?
鋰電池運輸文件辦理過程中,我們會碰見很多專業名詞。
這些詞匯,處于慣例,基本都是英文縮寫。如果對含義把握不清晰,那么一是有可能產生溝通障礙,不理解貨運,或者客戶真實要求,答非所問;
二是出現問題時,不知道如何著手,從哪里去切入和解決,陷入混亂。
我們將一些常見詞匯列出,進行一個簡析,從概念層面,來理解鋰電池運輸環節的框架性要求,并理解名詞背后,提出這些要求的機構,所秉承的內在邏輯。
這樣,讓我們在接手電池UN38.3測試以及相關證書辦理時,更加從容。
UN38.3全稱,是《關于危險貨物運輸的建議書 試驗和標準手冊》第38.3節。
這個手冊,由聯合國(UN)制定和發布。目前(截至2021年12月)涉及電池的新版本是“第七版本”,縮寫也就是UN38.3,Version 7,加一句,目前大部分實驗室,還是按照版本六,修訂版本1,UN38.3 Version 6 Amendment1,在出具報告。
打開一份UN38.3報告,在“測試依據”欄,可以看到具體信息。
此標準針對鋰電池,做T1-T8共計8個項目,國內鋰電池出口,必須要做。
一句話概括:UN38.3是一個聯合國制定的,電池運輸測試標準。
2. MSDS GHS
MSDS的全程,是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逐詞翻譯,就是物質安全數據單,這里的物質,指的是化學品。
它的制定依據,是聯合國《全球化學品統一分類和標簽制度》(這個制度的縮寫,恰恰就是標題中提到的GHS),同樣是一個聯合國出品的制度。
MSDS,客戶可以自己編制(DIY),也可以交由第三方完成。
核心內容,提供一份成分表(各個化學成分,按照比例列出,出于商業保密需求,比例一般是一個范圍值,注意所有成分,比例的下限之和,不要超過100%)。
MSDS,就是根據這個成分表中列出的化學品,逐個分析可能產生的危害(如起火,腐蝕,之類),并給出應對措施建議。
一句話概括:是一個根據聯合國要求,來編制的產品化學安全指南。
3. IATA DGR
IATA全稱,The International Air Transport Association,國際航空運輸協會。點擊IATA的網站,在publications(發布文件)中,能看到DGR,對,DGR就是IATA發布的文件之一,全稱Dangerous Goods Regulation,危險品規則。
那么稍微發揮一下聯想力,就知道,這份規則,正式出具《空運鑒定證書》的標準。
一句話概括,IATA發布DGR,用來作為空運要求依據。
4. IMDG Code
IMDG Code, 全稱International Maritime Dangerous Goods Code,國際海運危險貨物規則。
相信你看到這個翻譯就可以立刻明白,這是出具《海運鑒定證書》的依據。
這個規則的發布者,是國際海事組織(IMO)。
在實踐中,出于安全和成本的考慮,大多數鋰電池客戶,都會選擇進行海上運輸,畢竟空運成本過于昂貴,且不一定接受鋰電池運輸。越來越多的船公司,也提出了,讓客戶一并提供海運證書的要求,驗證運輸安全。
海運發證機構(如我們的合作機構-迪捷姆DGM),會要求同時提供UN38.3報告,產品包裝照片(內外),以及標簽標識,會有很全面的考量。
一句話概括,IMDG Code是國際海事組織針對危險品運輸制定的規則,是出具海運鑒定證書的依據。
5. UN編號
UN3480,UN3481是我們常見的UN編號。
編號前帶著UN,同樣,是來自聯合國,全稱是聯合國危險貨物運輸專家委員會對危險物質制定的編號。
就相當于把危險品,進行一個大概歸類。這個歸類,同樣會影響到,對于產品危險性的管控,也就是說,和3、4密切相關。
電池類產品,主要分類依據是:鋰形態(金屬?離子),容量,以及出貨狀態(電池單獨運輸?安裝在設備中?與設備包裝在一起?)。
舉例:常見的儲能電池,容量是5KWH,單獨出貨運輸,UN編號是多少?
按照UN編號,規則,劃分到UN3480中。
這個編號的判定以及對應需要張貼的標簽,是危險物分類鑒定結論之一。
一句話概括:對危險品的歸類碼。